【行业】疫苗-“人用+宠物用”狂苗双管齐下(41页)
2000年后,我国狂犬病发病、死亡人数在2007年达到峰值(3300/3300),之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发病、死亡人数为202/188人,位居全部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第五位,仅次于艾滋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养犬的管理、疫苗的大量使用等对狂犬病发病人数的下降起到关键作用。
暴露前预防(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WHO建议因居住地或职业而持续、频繁暴露于狂犬病毒的高危人群、在狂犬病高危地区从事野外活动的旅行者等由于难以及时获得适当的医疗护理,应当实施PrEP。根据2018年4月更新的立场文件,WHO建议的暴露前预防程序为在第0/7天两个位点各皮内/肌内注射1剂疫苗。接受过完整PrEP人群再次暴露时可以简化疫苗免疫程序且无需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本质上仍是预防而非治疗,狂犬病毒潜伏期较长,即使患者从未接种过疫苗,在暴露于病毒后再实施PEP依然能够有效防止临床症状出现,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根据严重程度单一或结合使用伤口消毒处理、主动免疫及被动免疫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