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金属-锂,拥抱电动车的星辰大海(35页)
全球“碳中和”已是大势所趋。根据 UNFCCC 官网发布的《国家自主贡献分析报告》,至 2021 年 11 月,已经有 164 国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方案,多数国家以 2050 年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年份。过去一年间,中国“碳中和”相关政策亦密集发布。2020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全国碳中和总体部署出台。
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量举足轻重,绿色出行成为减碳重要举措。据国际能源署 IEA 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领域为能源发电与供热、交通运输、制造业与建筑业,分别占比 43%、26%、17%。绿色出行是指出行方式不产生额外碳排放,此类方式包括公共交通、行走、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纯电动汽车等。随着动力电池成本成本降低、性能提高,在交通领域推进电动化这一碳中和技术路径已经较为清晰、可行。
新能源汽车得到海内外政策大力支持。(1)国内方面,对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大量政策支持。2020 年 11 月,国务院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等目标。并给予购车补贴、加强充电、换电基础设施等配套政策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