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公用事业-能源转型,大势所趋(33页)

我国全社会碳排放主要来自一次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根据习近平主席在第 75届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中国 2030 年前碳达峰研究》,2019 年,我国全社会碳排放约 105 亿吨,其中能源活动占比约 87%,主要由一次能源中的煤炭(占能源活动比重 79%),石油(15%),天然气(6%)构成。《研究》预计我国的全社会碳排放将于 2028 年达峰,峰值 109 亿吨,至 2030 年降为 102 亿吨;届时,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将分别达到 59 亿吨和 60 亿吨标煤。 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绿色转型推动单位能耗下行。过去 30 年里,我国的 GDP总量由 1991 年的 2 万亿元上升至 2020 年的 102 万亿元,CAGR14%;同期能源消耗总量由 10 亿吨标煤上升至 50 亿吨标煤,CAGR6%。期间,我国单位 GDP 能耗持续下降,体现了经济发展效率、发展质量的逐步提升。‚十三五‛期间,GDP 增速与能源消费总量增速趋向收敛;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电气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仍将维持稳定增长,同时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将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单位 GDP 能耗的进一步下降。 能源生产的清洁化以及能源使用的电气化将是碳达峰的主要路径。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中国 2030 年前碳达峰研究》,预计‚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我国 GDP 年均增速 5%以上,一次能源年均增速 2%。我们测算至 2030 年,我国的 GDP 有望达到 165 万亿元,对应的能源总需求为 61 亿吨标准煤。在经济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维持增长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我国的碳达峰将主要依赖能源消费结构由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结合碳捕集、森林碳汇等零碳、负碳技术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