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均价增速跑赢物价,彰显抗通胀属性。调味品具有极强的防御属性,零售均价的历年增速(08、09 年除外)超过物价上涨幅度。究其原因,1)购买周期长,在必选消费中调味品购买周期长于生鲜类,消费者对价格相对不敏感;2)迎合消费升级趋势,随着大众对产品本身的认知提升和调味品细分品类的不断渗透,行业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通过结构性改善提升单品价格。企业通过直接和间接提价相结合方式,保证收入增长和利润提升。
调味品行业平均提价周期 2-3 年,龙头海天率先提价,中炬、千禾等企业延后一个季度跟进。受 CPI上行,原材料、包材等成本上涨因素影响,调味品行业每隔 2-3 年便出现一次涨价。以海天味业和中炬高新为例,海天味业分别在 2010 年、2012 年、2014 年和 2017 年进行涨价;中炬高新则是在 2013年 7 月和 2017 年 3 月进行涨价。
提价通常受成本上涨带动,龙头在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亦会选择主动提价,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复盘 5 次调味品提价,08、10、17 年分别为成本驱动型提价,12、14 年则为需求拉动,企业主动提升价格增厚自身和渠道利润。14-15 年主要原料、包材、能源成本均处于下行周期,仅有糖蜜增幅较大,提价主要原因是海天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下为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17 年主要原料如大豆等、包材和能源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催生提价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