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化妆品-功能护肤品规模供需共振(22页)

化妆品行业:静水深流,预计2026年全口径零售额可超万亿元。未来估算: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2026E:约6300亿元;2022E-2026E:CAGR +9.4%。 注:假设2023年较2022年疫情影响减弱,低基数,增速反弹至约12%;2024年增速在低双位数;2025-2026年进入高个位数增长阶段。未来估算:全口径化妆品零售额;2026E:约11,500亿元;2022E-2026E: CAGR +8.2%;注:假设2022E-2026E,限额/全口径=0.52~0.55。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0.47~0.50间波动,化妆品线上占比高于平均水平,对应的限额/全口径预计在0.52以上且逐年上升。 皮肤学级护肤品:医研共创,赛道由拥挤走向有序。皮肤学级护肤品:功能性护肤品源起,医研共创,主要针对亚健康肌肤;2021年:约181亿元,同比+21.0%;2012-2021年:CAGR +21.0%;2022E-2026E:CAGR+19.6%; 注:预测基于对薇诺娜、理肤泉、薇姿等现有规模、研发情况、营销推广、渠道结构等的分析,并结合对腰部、尾部品牌的情况汇总;占比 - 皮肤学级/护肤品整体:2021年,约6.2%;2026E,约10.6%。 专业美容级护肤品:随轻医美、材料创新、场景拓展而快速扩容。分类考量;用于光电、注射等轻医美术后镇静、修复的敷料类产品多数为二类医疗器械;考虑到研究分类、数据可得性等,我们将此类产品归入专业美容级护肤品这个大类中。多因素驱动专业美容级护肤品快速扩容;能量源类、注射类轻医美快速增长,且均价下行,用户数增长高于终端规模增长;材料创新:透明质酸、天然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壳聚糖等;场景拓展:产品严格遵循GMP标准生产,成分简单,过敏几率低,应用场景从术后修复拓展到敏感肌人群,再到普通人群日常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