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之CTP、CTC(31页)

汽车动力方式演变。汽车动力经过几百年变迁,从蒸汽机、电动机到内燃机,如今电动机重新成为趋势,汽车行业正走向电气化、新能源化。蒸汽车:1766 年,瓦特改进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随之开启。1770 年前后出现了最早的蒸汽机汽车,汽车的“汽”字由此而来。电动车:1881 年,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车诞生。燃油车:1838 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内燃机点火装置,人称“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1885 年,燃油车应运而生,发明者卡尔·奔驰。 背景环境。电动车发展初期,老牌车企大多通过油改电的方式切入电车市场,而特斯拉等小部分新兴车企则采取正向开发的姿态,从头开始研发纯电平台。油改电即沿用旗下成熟燃油车的平台,仅将动力系统替换为三电系统。好处在于,既可以快速推出产品抓住市场机遇,又可以为研发纯电平台争取时间,还可以促进自身的供应链转型。但由于油改电平台不是专门针对电动车开发而来,不能完全符合电动车的特性,容易导致电池的布局受阻和配重不合理。作为结果,油改电车型或多或少会出现驾控性能不佳、电池重量大或空间利用率低导致整车续航能力不强、底盘突出影响整车美观等问题。 模组结构动力电池的构造。大众 ID.3 装载的就是一种典型的模组结构动力电池。如图 9 所示,其电池包主要由壳体(上盖、外壳底板、下护板)、电池模组(银色长方体部分)、电池控制模块和电池外部连接端子(橙色部分)、电池管理系统(黑色部分)等部分组成。壳体采用坚固的铝材,既支撑电池的重量,又加强车身刚度,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地板底部。下护板保护电池免受路面机械的损坏。底板装有冷却水路,可进行温度管理。电池模组通过导热膏与底板相连,以保证其导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