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进入普及元年。2021年10月,小鹏P5作为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汽车正式下线交付,激光雷达产业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2022年,多款激光雷达量产车型重磅发布,新势力开启“军备竞赛”,激光雷达进入普及元年。截止目前,国内宣布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已超过20款,包括蔚来ET7、理想L9、极狐αS HI、阿维塔11、智己L7等。2022年中国乘用车激光雷达安装量将超8万颗。据佐思汽研统计,2022年H1国内乘用车新车激光雷达安装量达到2.47万颗;2022年下半年,国内拟交付的激光雷达新车达10余款,包括小鹏G9、威马M7等,将大幅提升激光雷达上车量,预计全年总安装量有望突破8万颗。
特斯拉保有量远超竞争对手,数据优势+算法优势下构建“超强智能”,该特殊性是其选择弱感知路线的保障。数据优势:累计总行程里程超100亿英里,远超竞争对手。2021年11月,根据特斯拉官方宣布,特斯拉车主使用Autopilot辅助驾驶功能行驶的里程超过10亿英里,相当于特斯拉汽车总行驶里程的10%。算法优势:影子模式帮助覆盖长尾场景。所谓的“影子模式”是指无需车辆启动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也可以在后台运行,系统不采取实际动作,但是会记录自己应该采取什么动作。这样在人类驾驶员的操作导致交通事故后就可以对比分析自动驾驶是否可以避免事故。特斯拉汽车在“影子模式”下,即使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被关闭也可以收集数据流,来训练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的神经网络。
激光雷达精度高、探测范围广、稳定性强,并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3D建模。激光雷达目前探测范围在200-300米。探测精度小于3cm,远高于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激光雷达vs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受到频段损耗的直接制约(远距离探测探测必须使用高频段雷达),也无法感知行人,且对周边所有障碍物无法进行精准的建模,特别对高处物体及小物体检测效果不佳,但穿透性、抗干扰能力更强;目前主要应用于防撞场景。超声波雷达vs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测距短,方向性差,受制于声波传输速度在高速场景中应用受限,主要应用在低速泊车及短距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