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医疗新基建:高景气,新机遇(30页)

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医疗资源快速丰富。2003 年 SARS 疫情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显著加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前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的数据,我国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逐年增加的医疗卫生投入下,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迅速丰富,2020 年末同比 2003 年末,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增加 21.67 万个,病床数增加 595.65 万张。 但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协调等依然突出。当前仍然面临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区域之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有待提高;二是资源分布结构不合理,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与效率。 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相比发达经济体仍存在差距。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医疗体系排名,中国在 191 个成员国中仅排名 144 位。2021 年我国医疗卫生开支占 GDP 的比例为6.5%,OECD 国家平均值为 8.8%,而美国高达 18%。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断提高的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升的消费水平、日渐增强的主动健康管理意识,都是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长期确定要素。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保健支出增长、医药研发水平提升和医疗政策变革助力的四大驱动下,中国医疗行业的长期发展空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