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锂电新技术-复合集流体量产设备公司受益(16页)

集流体是锂电池中的关键材料,作用为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产生更大的输出电流。锂电池电芯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部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中的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运动。集流体是锂电池电芯中正负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汇集电流的结构或零件,其作用为将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电子汇集起来导至外电路,从而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由于放电原理的不同,目前正极采用铝箔,负极采用铜箔。

铜箔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锂电池总成本和总质量的 8%和 11%。铜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抗氧化性、抗腐蚀性、质地柔软、便于粘结等优异属性,叠加其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工艺成熟等特点,是锂电池负极材料载体和集流体的首选材料。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及 YanoResearch 数据,铜箔材料占锂电池总成本 8%;根据《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铜箔材料质量占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总质量 11%,因此铜箔是影响锂电池能量密度和成本的关键材料。

锂电铜箔降本、减重趋势明确。双碳背景下,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新兴行业景气高企,锂电池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电池厂、整车厂对锂电池材料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及提质增效等提出更严苛要求。在相同体积的锂离子电池中,铜箔的厚度越薄,浆料涂敷厚度增厚,可增大活性材料的用量,其承载负极活性物质的能力越好,可直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锂电集流体向极薄、超纯、高抗拉强度和高延伸率方向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