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虚拟电厂:以虚之电厂,行调节之效(39页)
电力系统灵活运行能力主要是指电力系统能够可靠且经济有效地应对全时间尺度的供需平衡变化和不确定性,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瞬时稳定性、并支持长期供电安全。系统调节能力不足会降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或产生大量的弃电。电力系统灵活运行能力既来自电力供给侧,还可以通过电网基础设施,需求侧响应和电力存储来提供系统运行调节能力。在具有较高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占比的电力系统中,发电侧以外的其他系统组成提供的系统灵活性极为关键。
定义:依托互联网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把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等分散在电网的各类资源相聚合,进行协同优化运行控制和市场交易,实现电源侧的多能互补、负荷侧的灵活互动,对电网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
从全球来看,虚拟电厂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亚太地区虚拟电厂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咨询机构P&S预计,全球虚拟电厂市场将从2016年的1.92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1.8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率超30%。据国家电网测算, 若通过建设煤电机组满足其经营区5%的峰值负荷需求( 2020年国网区域最大负荷约8.75亿千瓦,5%即4375万千瓦),电厂及配套电网投资约4000亿元;若建设虚拟电厂,建设、运维和激励的资金规模仅为400亿~570亿元,折合900~1300元/千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