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电力设备-换电助力改善电网压力(28页)

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352.1万辆,同比+157.57%,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车销售260万辆,同比+115.6%。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要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到,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2020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销售总量的5.4%,2021年占比13.4%,2022年1-6月占比21.56%。新能源汽车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充电补能面临一桩难求的困局。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EVCIPA)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261.7万台,同比增长50%以上。其中公共充电桩114.7万台,同比+42%,私人充电桩47万台,同比+68%,充电站建设快速推进。根据公安部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84万辆,而充电桩保有量仅为261.7万台,车桩比约3:1,距离车桩比1:1仍然有不小差距。 充电慢是补能核心痛点。目前的充电方式主要有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交流慢充充电设备内不配备功率转换器,充电时间在6-8小时左右。慢充虽然一定程度降低电池损耗,但是超长的充电时间与营运车和商用车的重时间特性相矛盾,因此多用于私家充电桩场景。目前多数的公共充电桩已采用快充模式,直流充电桩内置功率转换模块。根据EVCIPA发布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统计,快充桩是99.3%的用户首选,超87%用户倾向选择120kW及以上大功率充电桩。但是由于目前充电桩一桩难求,等待时间长且难以预测,并且快充桩无法实现充电全过程的高功率覆盖,实际中充50%电的时间往往远大于半小时。而正常情况下,一辆汽油车的补能时间约为5分钟,对比之下,用户补能效率有所影响。解决方法除了增设充电桩外,充电速度也需要得到质的提升。目前针对充电慢有两种解决路径:换电和大功率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