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无人机-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前景光明(56页)
以陀螺仪为基础发明的自动驾驶仪的出现,拉开了无人机发展的序幕,1917 年斯佩里为美国海军研制的“空中鱼雷”完成首飞,同时期凯特灵为美国陆军研制成功了“凯特灵虫”飞行炸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研制了类似于“凯特灵虫” 制导原理的 V-1 飞行炸弹。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无人靶机迅速发展,1935 年英国 DH.82B“蜂后”号的问世实现了无人机的回收,大大降低使用成本,为无人机的推广打下基础,二战末期到 20 世纪 60 年代,多国相继研制出多种靶机,一段时间内靶机成为无人机的代名词,这个时期无人靶机的发展也带动了遥控遥测技术、飞行控制与导航技术、小型发动机技术、发射与回收技术以及无人机专用设备等无人机关键技术的发展,为无人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无人机具备无需考虑飞行员的疲劳和伤亡、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并且随着照相机等早期侦察设备拍摄质量的提高,无人机不再局限于靶机方面的应用,开始在军事侦察中得到广泛应用。军用无人机首次大规模地应用于实战时在越南战场上,美军为了减少战机和飞行员的损失,采用无人机进行侦察,战争期间,“火蜂”系列无人高空侦察机使用了 3435 架次,执行了高空和超低空照相侦察、电子窃听、干扰无线电台通信等任务,战损率仅为 16%。“火蜂”的出色表现展现了无人机的新价值,开辟了无人机使用的新阶段。
越战之后,以色列接过了无人机技术发展的火炬,并使无人机在贝卡谷地空战中大放异彩。1982年黎以冲突中,以色列奇袭了叙利亚部署在贝卡谷地的 19 个“萨姆-6”导弹连,短短几分钟就彻底摧毁了叙利亚和苏联苦心经营 10 年的防空网。战斗中,以色列首先派出了“猛犬”无人机作为诱饵,欺骗叙军打开了全部雷达,大量消耗“萨姆-6”导弹,同时以色列派出“侦察兵”无人机侦察机收集叙利亚导弹阵地的雷达位置和信号频率,并把信息传送给 E-2C“鹰眼”预警机,“鹰眼”预警机作为空中指挥站,引导F-4战斗机发射反辐射导弹,对叙利亚军队的雷达系统进行了精确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