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数据要素:数字经济的核心主线(53页)

数据特性:从资源到要素,逐步成为核心。数据从原始数据到成为生产要素需要经历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要素化三大过程,首先是通过整理从无序变为有序,成为具备潜在利用价值的资源,其次是通过确权等环节成为能够流通的资产,最后是运用于生产,直接产生价值,成为生产要素。这一过程与 DIKW 模型描述的数据与智慧之间的关系相对应,在 DKIW 模型中,数据仅是基于对客观事实的记录,数据被组织后形成可被理解的信息,人类通过理解信息获得知识,基于知识推演出因果并进行判断,形成智慧。从数据产生价值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将数据运用于生产是数据从信息变为知识和智慧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产生的价值是数据产业价值的核心来源,确权、定价、数据产品化则是价值变现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当前推动数据从资源变为要素的核心条件正逐步完善。 信息化建设:步入大数据应用阶段,为数据要素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信息化建设是数据产生的来源、数据资源积累、应用的基础。从当前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历程看,我们认为我国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重点行业经历了 21 世纪初的电子化、初步信息化,到2015 年以来的大数据等技术逐步应用,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入。从数据资源的丰富度看,我国产生的数据量从 2012 年的 0.4ZB 增长至 2021 年的 6.6ZB,数据量快速累积,数据要素利用的基础已经基本具备。 政策关注:从“互联网+”、“数字经济”到“数据要素”。政策从互联网+逐步向数据要素推进。“互联网+”政策在推动构建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的同时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通过“互联网+”的建设,网络、应用、产业、安全基础逐步夯实,为数据资源的积累和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互联网+与数字经济、数据要素政策一脉相承。从政策侧重点看,“互联网+”相关政策侧重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入融合,数字经济政策在早期以信息化建设和鼓励电子商务发展为主。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政策对统筹打造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主题的关注度逐步提升。我们认为当前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政策进一步关注核心要素数据的价值,聚焦数据的产业政策有望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