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连锁医疗:潜力巨大,未来可期(27页)
民营医疗对于公立医疗的补充作用意义重大。和民营医疗相比,公立医院对于差异化需求较为旺盛的专科配置较弱。例如眼科、口腔等科室,均以满足基本的医疗需求为主,可供消费选择的项目较少,且就诊人次较多,排队多,患者就诊体验差。而非公医疗可以应对更多的特异性需求,处理不太紧急的治疗项目,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弥补公立医院的短板,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档次和价位的诊疗服务,提供更加舒心的诊疗环境。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中,我国民营医院数量连年增长,发展迅猛。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仅凭公立医院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医疗需求。民营医院作为公立医疗资源的重要补充,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公立医院比较来看,2017 年我国民营医院的数量约为公立医院的 1.5 倍,到 2021 年已经超过了公立医院的 2 倍数量。然而,作为医院中少数派的公立医院却承担着我国约 85%的诊疗人次,平均每家非公立医院的诊疗人次远远低于公立。从医师日均担负的诊疗人次来看,公立医院医师日均负担 7 人次,而民营医院医师仅为 4.7 人次,在分担公立医院就诊压力的路上,民营医院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供给方面来看,横向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医疗建设短板短缺明显。根据2020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国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医师数量仅为 19.8人,每万人拥有口腔医师 4.5 人,每百万人拥有眼科医生 33 人,和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国家相比都有巨大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