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能源汽车-满足高效补能诉求(23页)

在电动汽车发展初期,续航里程不足的矛盾相对更加突出,获得优先发展。电动汽车购车补贴主要以车辆续航里程以及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为评价指标确定补贴额度,消费者需求叠加政策鼓励使得在此期间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迅速提高。

相比之下,快充整体发展相对滞后,但趋势已显。从 2017-2022 新上市车型平均快充时长基本保持在 0.6-0.7h 之间,未体现出下降趋势;但最小快充时长自 2020 年开始从 0.5h 下降到0.17h。

单方面追求倍率性能并非技术瓶颈。从现有高倍率电池的产品数据来看,很多容量在 10Ah 以下的小动力电芯已经能够实现 10C 甚至 20C 以上的充电倍率,这说明对于混动电池、电动工具电池等这类主要需求倍率性能,对电芯容量、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做到很高的充电倍率并非技术瓶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