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器件和储能技术的迅速发展,锂在新型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受到高度关注,被誉为“21 世纪的能源金属”、“白色石油”。全球锂资源主要存在于盐湖卤水和矿石中;目前已探明的锂资源中,盐湖卤水占 58%,锂精矿占 26%。根据 USGS,截至 2021 年,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储量约为 8900 万吨,主要集中在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拉动上游动力电池及金属锂需求。需求端来看,金属锂在新能源产业、传统工业、3C 电子数码消费品和储能电池领域广泛应用,其中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池增速较为可观。2021 全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352.1 万辆,根据主流汽车品牌的销量与在建产线预测,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 1168 万辆,2021-2025 年 CAGR 为 35%。在全球市场,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650 万辆,根据EVTank 等机构预测,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达 1800 万辆,2021-2025 年 CAGR为 29%。参考一辆纯电动车带电量约 60KWh,现阶段电池度电耗锂量 0.8kg/KWh,则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碳酸锂需求量为 16.9 万吨,全球需求量为 31.2 万吨;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碳酸锂需求量将达到 56.1 万吨,全球需求量 86.4 万吨。
青海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是国内最早实施盐湖提锂项目开发的地区。青海省盐湖锂资源储量占比约占全国的 50%,主要集中于察尔汗盐湖、 东台吉乃尔盐湖、 西台吉乃尔盐湖、 一里坪盐湖和大柴旦盐湖。与国外盐湖相比,青海盐湖卤水具有锂含量低、镁锂比高等特点(镁锂比普遍高于 60,锂含量 0.02-0.085%),且卤水中伴生硼、钾、镁、钠等众多元素,成分更为复杂,卤水锂的分离难度更大。因此尽管资源丰富且具有较好的晾晒条件,但难以直接运用传统太阳池法,需要更先进的技术解决锂离子浓缩、杂质分离等问题。2018 年,中国首个万吨级吸附+膜法项目,蓝科锂业察尔汗盐湖 1 万吨高纯优质碳酸锂项目达标达产,标志着中国盐湖提锂技术规模化生产正式打通,青海地区由此开启盐湖提锂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