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 电池接近效率极限,第三代电池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光伏电池片持续提效,PERC 电池最高量产效率已突破 24%,持续逼近效率极限 24.5%,行业降本增效驱动下,第三代电池片技术正快速发展。第三代电池技术主要包含 TOPCon、HJT和 xBC,其中 TOPCon 和 HJT 具有更高的双面率,主要应用于地面电站项目,xBC由于具备更好的外观通常应用于分布式项目。HJT 优势明显,降本空间较大,后续有望快速发展。HJT 具有产品转换效率高、无光衰、温度系数低、弱光响应高等优点,且由于是双面对称加低温工艺,易于薄片化降本。HJT 设备投资较大,但工序较少,未来降本空间大,后续通过降本增效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双面微晶导入可降低硅成本与非硅成本分别 1.1 分/W、0.5 分/W。当前 HJT 电池片量产效率约 25%,对应设备投资额约 4 亿元/GW。目前部分企业正在逐步导入双面微晶工艺,双面微晶工艺主要通过增加 PECVD 设备,我们预计在叠加产业链设备降价下、导入双面微晶工艺后单 GW 投资额维持约 4 亿元,电池片转换效率则可提升至 25.5%,可带来电池片单瓦硅成本和非硅成本分别下降 1.1 分钱和 0.5 分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