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湿法隔膜扩产潮(32页)

隔膜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常也被成为电池隔膜、隔膜纸、离子分离膜等,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部分。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一般分为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其中干法又可分为干法单拉隔膜和干法双拉隔膜,或者干法单层隔膜和干法多层隔膜。隔膜的主要原材料是聚烯烃类树脂,根据工艺的不同,一般干法隔膜使用PP 作为原料,有时干法多层隔膜也会使用PP和PE 多层共挤出。湿法隔膜则一般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 High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作为隔膜主体,石蜡油作为成孔剂,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液。 隔膜性能对锂电池运行效率影响较大。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四部分组成。锂电池的原理是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通过电解液移动到负极中,电子则通过外电路从正极移动到负极,从而形成电流。在这个过程中正负极材料不能发生接触,否则将造成电池短路、引发燃烧甚至爆炸。因此在锂电池内部构造中不仅要求隔膜能绝缘正负极防止短路,又要求能让锂离子自由通过。锂电池隔膜具有大量曲折的微孔,既能保证锂离子自由通过形成回路,又能在电池过度充电或温度升高的情况下通过闭孔的功能防止正负极接触,达到绝缘的作用。 全球市场份额将向中国集中。锂电池隔膜的全球市场份额主要是被日本、美国、韩国、中国占据,但是随着2015 年美国企业Celgard 被日本旭化成收购,美国退出锂电隔膜市场(2015年Celgard 市场份额仍计入美国企业)。随着近年国内以四川大学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在锂电池制备工艺上的突破,再加上生产企业的大量资金投入,中国在全球锂电池隔膜市场份额迅速增加,2016 年全球隔膜出货量在33.8 亿平左右,中国出货量达到10.84 亿平,全球市场已经达到32%。未来随着一大批湿法隔膜产能的陆续投产,我们预计2020 年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占比将超过60%,实现隔膜全面国产化,并向全球市场出口。 中国市场迅速增长,行业格局快速变化。我国发展锂电池隔膜技术较国外企业要晚,从2004 年新乡格瑞恩公司第一条生产线调试成功并产出合格品开始,十几年间我国企业在锂电池隔膜行业迅速发展。特别是2010 年之后,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带动下,锂电池行业迅速发展,我国隔膜销量从2010 年的0.55 亿平米迅速增长到2016 年的10.84 亿平米,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4.3%。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对于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减少石油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意义。在之前的系列报告中,我们已经重点分析了在“补贴退坡+积分制度”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逐步由政府引导向市场竞争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