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偶像造星深度研究-逐梦演艺圈,日韩模式深挖(53页)

偶像文化发展历程——诞生于日本,得益文化相似性迅速风靡东亚圈。现代意义的“偶像”概念最早从日本兴起。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有线电视的普及,以大众传媒为媒介进行活动的艺人大量诞生。1971年日本电视历史上第一个成熟的选秀节目《Star诞生》中诞生的花之三人组(山口百惠、森昌子、樱田淳子) 可以大致被认定为日系偶像的起源。此后小猫俱乐部、早安少女团,AKB48等偶像组合在不同阶段影响着日本的偶像行业。偶像是应时而生的精神性消费品,他们往往被塑造成各方面都接近完美的形象。并且,大部分都以偶像组合的形式出现,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偏好。 现代偶像收入来源:粉丝经济为核心营收项目范围不断扩大,互联网时代创造传播基础。偶像的收入来源总体上依赖于粉丝经济,可以被视作粉丝移情作用下的一个产品组合。偶像的起点是共情,通过共情进而对偶像产生移情。共情的前史是个人经历,后续是通过共情所产生的纯粹动机来确认自我价值。现代的偶像崇拜带有一定的“偶像即我”的心理投射,在偶像的成功中粉丝能感受到“参与感”与“认同感”。因此偶像或偶像组合也可以被认为是由粉丝参与,并在培养过程中植入自己情感价值的一个产品组合。 受众群体分布广泛多为青少年,中国市场庞大潜在用户人数达4.5亿远超日韩。偶像市场的受众大多为青少年。而中国的潜在用户群体远超日韩。中国拥有庞大的青少年群体。根据2013年全国抽样人口调查数据估算,我国14~35岁青年人口约4.5亿,日本14-44岁年龄段人口约0.45亿人,2012年韩国的青少年(9-24岁)人口为0.1亿人。大致计算可得,中国青少年构成的潜在偶像市场目标群体人数,至少是日本的10倍,韩国的30倍。 AKB48:“养成系”偶像蓝本,日本市场偶像女团霸主地位难以撼动。AKB48,日本大型女子偶像组合,成立于2005年12月8日。其命名源于活动地是以东京秋叶原(Akihabara)为中心。AKB48是48系列组合的开端,也是2008年以来日本偶像市场中唯一的霸主。2012年至2014年,连续3年获得第26届日本金唱片大奖日本音乐年度最佳艺人奖。2012年度亚洲最受欢迎组合奖;11、12年单曲唱片销量世界第一;全球年度单曲最多发布保持者;日本史上单曲销量最高的女歌手。 以AKB48为代表的日本少女偶像培训模式:竞争为核心的养成游戏。AKB48的培训方式围绕“竞争”展开。无论是总选举(以个人站位和资源为目的展开的竞争),还是队伍间竞争、研究生为了进入选拔队伍而展开的竞争等都能让成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同时让粉丝见证成员的成长。此外,竞争体系让粉丝更容易产生共情,从而“移情”于成员,让粉丝在“养成”的同时加入自生情感,增强粉丝的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