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电解液行业深度报告(21页)
电解液由溶质、溶剂、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而成。每单位质量的电解液对应的溶质、溶剂、添加剂的量分别为0.12,0.85,0.05。溶剂是电解液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等;溶质主要为六氟磷酸锂,其存在晶体和液态两种形式;添加剂是改善电解液性能的关键,按照用途可分为SEI(改善石墨负极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性能)成膜添加剂、抗过充添加剂、阻燃添加剂、稳定添加剂、浸润添加剂、除酸除水添加剂等。
电解液在锂电池成本中占比低,但是对性能影响重大。锂电池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80%左右,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其中电解液在电池系统中的成本占比为4%-6%。电解液在正负极中间起到传导锂离子的作用,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锂电池的高电压特性、充放电倍率、循环寿命、安全性等。
电解液的工艺控制是保证品质的关键。电解液属于精细化工品行业,精细化学品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产品配方、工程设计、生产中的反应机理和过程控制,这些关键技术均需要多年的研究开发和工艺经验的积累才能有效运用,从而生产出具备稳定质量的产品。电解液的生产工序主要分为:溶剂提纯、添加剂提纯、电解液配置以及灌装四大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细化检测,以保证产品的品质。
溶质六氟磷酸锂成本在电解液成本中占比高。根据电解液厂商珠海赛纬招股说明书,电解液成本中原材料占比超过90%,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其他约占比10%。原材料中,由于每个配方所需的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的不同,各材料成本占比不同。其中溶质六氟磷酸锂是成本占比最高的,由于价格波动,其占比变化较大,最高可达70%以上。根据新宙邦6 月21 日的投资者交流纪要,新宙邦电解液原材料成本构成中,锂盐成本占比在30% ~ 50%之间,溶剂占比20% ~ 30%之间,添加剂成本占比10% ~ 30%之间。我们按照本周市场均价测算各原材料的成本占比,与新宙邦公告的数据基本吻合。
国内锂离子电池中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产量增速最高。我们参考高工锂电统计的锂离子电池产量数据,将锂离子电池按照用途分为储能、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等几类。2014年,国内锂离子电池产量最大的是手机类电池,而2015 年,电动汽车用电池产量首次超过手机类,此后一直位居产量第一位。2014-2017 年,国内锂离子电池产量年均复合增速为39%,电动汽车用电池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16%,同期国内的新能源车产量从2014 年的9.3 万辆增长到2017 年的81.3 万辆,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