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风电专题-风电抢装进行时(16页)
政策大力支持,风电行业前景广阔。过去十多年来,我国风电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风电累计装机量从2006年的2.54GW上升至 2018 年的 209.53GW,年均增速达到 44%。我国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早在 200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7 年,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发展,力争到 2020 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 10%,到 2020 年达到 15%。2010 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2016 年,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 2020 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 2.1 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 500 万千瓦以上。
上网电价下调,风电行业迎来抢装潮。除了方向性政策文件外,我国也通过对价格补贴政策的调整引导行业的发展,推动风电成本下降。我国于 2009 年起实行风电标杆电价制度,各类资源区的风电标杆电价呈下降趋势。2018 年,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资源区的风电标杆电价分别是 0.4 元/KWH、0.45 元/KWH、0.49 元/KWH 和 0.57 元/KWH,相比 2009 年分别下降 21.57%、16.67%、15.52%和 6.56%。2019 年和 2020 年,我国陆上风电上网电价继续下降,且以上网电价为指导价,新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全部通过竞争方式确定,不得高于项目所在资源区的指导价。上网电价的下调,对于推动风电产业链技术进步,促进风电成本下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2018 年我国陆上风电度电成本已降至 0.38 元左右,预计到 2020 年将下降至 0.3-0.4 元;2018年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已降至 0.64 元,到 2020 年将下降至 0.56 元。
已核准项目规模巨大,海上风电潜力无限。海上风电装机量快速增长,东南沿海发展潜力大。2013-2018 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从 0.45GW 增长至 4.45GW,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58%。2018 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为 1.66GW,同比快速增长 42.67%。从我国各省市来看,江苏、福建、浙江、广东风能资源丰富、用电量需求大,是我国发展海上风电的重要阵地,此等省份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对于我国未来几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明确到2020 年海上风电累计并网 350 万千瓦;福建到 2020 年底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要达到 200万千瓦以上、到 2030 年底要达到 500 万千瓦以上;浙江省预计到 2020 年风电规模争取达到 300 万千瓦以上;广东省预计到 2020 年底前要开工建设海上风电装机容量 1200 万千瓦以上,其中建成投产 200 万千瓦以上,到 2030 年底前建成约 3000 万千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