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平凡·追求卓越
搜索

【行业】成长与迁移,全球半导体格局演变(29页)

费城半导体指数(SOX)的发展阶段反应了全球半导体的走势与兴衰更替。费半指数涵盖全球半导体设计、设备、制造、材料等方向,其走势可以是衡量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程度的主要指标。费城半导体指数发行于在 1993 年12 月 1 日,是衡量半导体景气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费半指数长期历史来看,简单的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大阶段。 半导体产业起步于上世纪 50 年代,在 80 年前后逐步形成市场规模。1947年贝尔实验室采用锗材料研制出了第一只点接触三极管,奠定了微电子工业的基础,以晶体管的发明为标志,IC 产业诞生。60 年代中期,仙童半导体将硅表面的氧化层做成绝缘薄膜,发展出扩散、掩膜、照相和光刻于一体的平面处理技术,并实现了集成电路的规模化生产。70 年代“摩尔定律”得到同行业认可,相关产品性能快速翻倍。 中高端自给率偏低,全球排名中缺乏中国公司身影。贸易摩擦核心在于半导体技术,自主可控是唯一可行路径。大陆半导体市场在庞大产业需求缺口刺激下产业投资和产出均表现快速增长,但核心技术仍需要长期积累。ICinsights 数据显示 2019 年上半年全球 15 大半导体公司全部为欧美、日韩和台湾公司,中国大陆没有公司入围。大陆作为全球最大市场却没有巨头公司,表明大陆半导体产业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同时也面临很大的挑战,行业落后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