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白皮书(52页)
科创板拓宽了企业融资及退出途径;近年来,布局人工智能赛道的机构数量逐年攀升。科创板的出台,拓宽了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及退出渠道。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是科创板六大重点支持领域之一,人工智能是其重点细分赛道,科创板的上市条件侧重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弱化了盈利要求,拓宽了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及退出渠道。2014-2018年,布局人工智能赛道的投资机构数量不断攀升,CAGR为39.4%,2018年突破1000家机构,可见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赛道的关注,不断加码人工智能赛道的布局。资本的推动,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人工智能概念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首次被提出,发展至今经历了三次高峰。1956年,达特茅斯大会上人工智能概念首次被提出,发展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发展历史,经历了三次高峰期,但受算法和算力的局限,两次陷入低谷。上世纪七十年代,受制于算法和计算能力的局限人工智能陷入了第一次低谷;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计算成本和数据成本问题,技术无法在应用层面直接转换为商业价值,陷入第二个低谷。1960-1965年,第一次高峰期,以感知器模型为首的各类算法诞生,概念可行性得到证明;1980-1990年,第二次高峰期,以BP算法为代表的初级神经网络算法出现,产业化开始起步;2006年至今,第三次高峰期,Hinton提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使人工智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算法的突破、计算能力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数据的积累,人工智能进入全面爆发期。
人工智能行业泡沫弱化,头部项目强势吸金。2014-2019年Q3,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总计共有2845起投融资事件发生,总计融资金额为3583.65亿人民币,其中2014-2018年在融资事件及融资规模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预计2019年将出现首次回落,行业泡沫弱化。平均融资规模除在2016年有所回落外,总体呈现跨越式走高之势,从2014年的平均融资额0.65亿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的2.27亿人民币,增长率达249.23%,资金流向头部项目的趋势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