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不同制氢工艺的成本对比(19页)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具有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下游应用场景丰富的特点。在双碳大背景下,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以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获得大力发展,2012至2021年我国风电和光伏装机量的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8.26%和56.81%,截止2021年底累积装机量分别达到32848和30656万千瓦。因可再生能源具有不稳定的特性,通过“电-氢-电”的转化方式,形成长时间或季节储备电量的最优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储能方式,并实现发电、储电、用电全过程零碳排放。
氢能产业链条较长,涉及能源、化工、交通、工业制造等多个行业。氢能产业链的上游包括了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氢气供应环节和相关设备、部件的研发、制造环节;中游环节涵盖了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气轮机和氢内燃机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领域,是衔接上游氢气供应与下游应用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氢能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氢既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又可以作为能源载体,下游应用场景丰富,涉及交通、工业、建筑、储能等多个领域。
氢多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难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其制取依赖于不同的技术路径和生产工艺。目前主要的制氢方式包括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以及其他方式。化石能源制氢主要包括以煤、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主要包括焦炉煤气、氯碱尾气等提纯制氢;电解水制氢主要指的是碱性电解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固体氧化物电解水(SOE)和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AEM)等制氢方式;其他制氢方式则主要包括了生物质制氢、核能制氢、光催化制氢等。


